中文口试作答技巧
很多家长都发愁,孩子虽然学了多年的中文,可还是哑巴中文,张不开嘴。口语考试的时候,很难拿到不错的成绩,很多考试明明要求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自由讨论,可是交上去的录音,有经验的考试官一听就知道是事先准备的,对此大家都很担心,特别是华裔的家长更是非常焦虑。另外,他们的中文口语水平只限于简单的生活用语,稍微严肃一点儿的话题,孩子们或者中英混杂,或者只能说一两句。
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比如,课时少、没有语言环境等。但还有一个原因也不能忽视,很多孩子还是以考试为导向,所以把大部分时间放在死记硬背范文和讲解课文上,觉得口语考试容易,最后背一下题就行了。其实人与人大多数交流是通过说话来完成的,因而口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。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,口语提高了,能用汉语和人沟通,这对提高他们学汉语的热情尤为重要。因为课时的原因,很多学校不会单独开口语课,所以如何提升口语水平呢?下面就结合一些具体方法,谈谈帮助学生提升口语能力的一些点子。
我们在学习一个章节的时候,可以多朗读课文,不管是自己朗读还是与同学、朋友一起分角色朗读都可以,试着以同样的语速,在同样的地方停顿,并使用同样的语调。对照文本,并讨论用什么语气及表演方式去演绎,演完后大家讨论心得以及对人物的演绎是否得当提出自己的看法。
围绕文本与他人进行交流,这里需要很多技巧:聆听、详述、礼貌地表达不同观点、保持谈话的平衡、推进谈话、提问、辩论、换位思考等。这些技巧不仅平时沟通非常重要,在口语考试中,也是决定学生是否拿高分的关键。沟通技巧的训练可以包括以下一些活动:
话题讨论:
我们可以做主题性的话题讨论,一个人结束后,直接引出下一个人就本话题或下一个话题继续阐述观点。这样既可以延续上一个人的谈到的内容,又可以过渡到你关心的话题上。比如:
此外……
另一方面……
我同意你的说法,因为……
我不同意, 因为……
我还想在这方面多说一点……
我说的不一定对,但是……
你为什么认为……
你认为……怎么样?
后面人的观点有的是附和,有的是反对,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和思辨能力。
表达自己的观点–回应、补充、质疑或反对:
让学生学会更深入地与同学交流,学生们应该学会下面的一些交流语言:
我听你说到……我觉得……
是什么让你这么想?
这个故事让我想到……
一开始我认为……,但我现在想到……
反对的时候,可以说:
也许……
有没有人想过……
如果我们应该这么想……
我不是很同意,我觉得……
现在很多公开考试都有看图说话环节,学生常常拿到图片,不知道说什么,其实这需要训练,我们可以就插图,让孩子讲解,并和家长进行自由对话,谈谈对这幅图的见解。总之,我们希望通过阅读,不仅能使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,也使阅读成为社会行为,使学生能够在愉悦的环境下进行交流,从而提高学生的中文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。
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口语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,请继续往下看。
-
口头陈述环节应该着重讲哪些内容?时间应该怎样分配?
这部分一般为自我介绍或者就一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,有的可以提前准备讲稿,有的是需要临场发挥的,拿到考题后一般都有几分钟准备时间。因此我们首先要分析考题,确定需要围绕什么话题去阐述,不要审错题,接下来需要确定自己需要使用哪些技巧去表达自己的观点(体裁、结构、写作技巧、修辞、语言策略等),必须注意的是,技巧的选择应该是文本中最典型、最能突出主题的,此外,避免只用技巧而忽略主题中心的做法,有些学生罗列了一堆辞藻华丽的句子,但均与主题无关,最后只会让自己得到一个很低的分数。
-
朗读短文类的形式如何表现?
这类考题一般会提供一段1分钟左右的朗读材料,体裁不限,形式不限,但是学生必须注意不同形式稿件的语气,比如新闻稿应该相对严肃一些,并且有些文本中会涉及到对话,我们需要结合说话人的身份、情绪等表现出符合的语气,其他方面需要注意的就是语音语调、轻声读和重读了。这类考试题目相对简单,保证识字量的话一般没有太大问题。
-
师生互动环节该如何应对?
首先,因为这是一种互动,所以应该是双向的,如果学生能在对话中起主导作用就能达到最理想的状态。老师一般会根据前面的讨论在这个环节提问,也有一种是看录像后回答老师就录像提出的问题,如果你的回答错过了一些重点,老师也许会给机会通过另一个问题来补充。如果学生阅读文本或观看录像时理解能力很强,可以事先根据文本或录像内容暗暗推测一下老师的提问可能是什么,这样可以有所准备。这类考试形式一般需要按照议论文的写作结构来答题,即“论点+论据+论证”,答题格式“陈述观点+说明原因+总结观点”即可。
以上便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中文口语考试应对的策略,总的来说,大家还是要注意平时的口语训练和素材积累,再多的技巧如果没有坚实的中文基础支撑也是无法发挥作用的,希望大家都能在口语考试中拿到理想的成绩!